•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賓士汽車執行長Ola Källenius反對提高中國大陸進口電動車的關稅。 美聯社

賓士CEO:反對歐盟提高大陸電動車關稅 保護主義是錯誤道路

2024/06/11

賓士汽車執行長Ola Källenius呼籲布魯塞爾,降低從中國大陸進口電動車的關稅,此時正值歐盟執委會考慮提高進口關稅,並調查北京對汽車業的補貼。 Källenius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國大陸想向歐洲出口電動車是「競爭的自然發展」。長期而言,競爭加劇有助歐洲車廠生產出更好的車。他反對提高進口關稅,指保護主義是「走上錯誤道路」。 法國汽車製造商如Stellantis和雷諾等,在大陸沒有大型業務,大肆強調大陸電動車的威脅,然而,德國汽車製造商有不同的立場,後者有很大一部分的銷售和利潤依賴中國大陸。例如賓士汽車有三分之一銷往大陸,福斯汽車40%的銷量也靠大陸市場。德國車廠比較擔心北京和大陸消費者的潛在報復。另外,大陸的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持有賓士五分之一的股份。 Källenius表示,賓士未要求(歐盟執委會)調查,也沒要求保護,相信最好的中國大陸公司也不要求保護,...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右二)表示,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調查預估,20年全球鋰電池市場產值將高達4500億美元。記者鍾張涵/攝影

電動車效能商機夯 大立光、車王電、中興、能元紛搶進

2024/06/11

美中對抗、烏俄戰爭推動通膨飆升,經濟復甦產生阻力,但汽車產業中新能源車輛持續成長,如何透過包括氫能、太陽能、風能新能源、各類材料電池,提高電動車效能,減少城市交通運輸碳排,已成為各大城市智慧移動與再生能源重要政策。 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TCA) 今指出,為協助台灣產業切入智慧移動與新能源生態系,將邀請工研院、中興電工、能元科技、車王電子、庫得科技等產業專家,從全球新能源車輛減碳商機、全球氫能載具發展現況、超跑/航空用超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智慧電動巴士低碳新未來、電動車整合商模等不同面向發表專題演講,探討智慧城市架構下,全球運輸產業新能源轉型策略與台灣產業商機。 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指出,在智慧移動低碳趨勢中,除電動轎車與電動二輪/三輪機車外,包括航空器、巴士等運輸工具也都有電動化需求;能元科技經理葉南宏就認為超高性能圓柱形鋰離子電池開發、設計與發展具有龐大商用契機。 ...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短期稅制改革 車輛公會建議以貨物稅為優先

2024/06/11

台灣汽車價格居高不下,最近再度成為熱議焦點,但車價不論是國產車或進口車,都包含了關稅、貨物稅、營業稅,有立委或民眾質疑車價過高,呼籲調降整車進口關稅,但其實,在進口車稅賦中,最重的是貨物稅、其次才是關稅。也因此,就短期稅制改革,車輛公會建議以貨物稅為優先。 依目前稅制,進口整車關稅稅率17.5%、國產車的零件進口關稅平均也約10%~15%(引擎關稅為17.5);至於貨物稅及營業稅,進口車和國產車都是依據引擎排氣量不同課徵25%(2000 c.c.以下)及30%(2000 c.c.以上)貨物稅、及5%的營業稅,若300萬元以上的高價車,則再課徵10%特種貨物稅(奢侈稅)。 以公會觀點,若調降進口關稅稅率,進口車的得利遠大於國產車,將進一步取代國產車,在台灣汽車市場規模小的不利條件下,形同讓進口車挾其規模絕對優勢進入,對國產車整車及零組件業者以及背後約三十萬家庭的生計帶來巨大衝擊...


中國大陸電動車廠比亞迪,上月底在墨西哥市開始展售平價車款Dolphin Mini。路透

雷蒙多:中國大陸電動車可能終會進入美國 前提是…

2024/06/11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率貿易團在菲律賓訪問期間,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對於中國大陸電動車的軟體與感測器能擁有充足的控制,中國電動車終有可在美國上路之日。另在美國肯塔基州參訪一家電動車電池新工廠的財政部長葉倫則是強調,中國出口大增且輔以大量政府補貼,拜登政府現正致力確保國內電動車產業成功。 雷蒙多告訴CNBC記者:「是有可能的。我會看到有一天這些車子(中國電動車)開在美國路上。」不過她強調:「但前提是,我們有非常主要的控制權,也充分掌握這些車輛的軟體和感測器的各種狀況。」 白宮上月底表示,商務部將會調查由中國進口的、可連結電腦網路車輛,是否有國家安全疑慮。雷蒙多說,美國政府必須保護美國人民免於來自中國的威脅;「不論車子是在墨西哥或是北京製造完成」,北京當局都能夠取得中國品牌車輛所傳輸出去的位置、個人訊息等資料。 到電池廠參觀的葉倫被媒體問到:美國需不需要針對中國大陸電動...


熱軋高擴孔型高強度鋼HM780T-FB,可應用於汽車懸吊系統的控制臂 。(中鋼/提供)

中鋼成功開發熱軋高擴孔型高強度汽車用鋼系列產品

2024/06/07

國際市研機構 MarkLines預估2024年全球汽車銷量達9,225萬輛,年增率2.7%,另《經濟學人智庫》近日報告也預測2024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可望達1,490萬輛的水準,且占全球新車銷量的24.6%。中鋼採取創造難以替代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策略,繼成功開發電動車馬達用「超能效自黏塗膜電磁鋼」後,近期再成功開發及量產「熱軋高擴孔型高強度汽車用鋼」,包括HM590T-FB、HM620T-FB及HM780T-FB等系列產品,並通過日系、美系車廠國際規格驗證,已應用於安全帶扣件、安全氣囊氣體產生器機殼及控制臂等需特定加工成形的車用零組件,力助中鋼擴大車用鋼供料範圍,爭取全球車市復甦成長商機。 汽車車身骨架、內裝件、底盤件、鈑金件的總重約佔車體重量的75%,根據研究顯示,車體每減重10%,可減少燃油或電力消耗6至8%,故全球主要鋼廠皆以開發先進高強度汽車用鋼為發展策略,透過車體輕量化來提高...


特斯拉(Tesla)在泰國曼谷設立的一處Model 3快閃體驗店。 歐新社

特斯拉優先考慮在東南亞擴張 面臨比亞迪競爭

2024/06/07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一位高階主管周二表示,特斯拉優先考慮向東南亞的擴張,並強調在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中,公司面臨來自中國大陸比亞迪的競爭。 路透報導,近年來,東南亞地區已成為最熱門的電動車市場之一,在美國需求放緩之際,東南亞市場可以為特斯拉提供龐大的客戶基礎。 特斯拉公共政策和業務發展主管Rohan Patel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寫道:「未來幾年,東南亞無疑將成為電池儲能和電動車應用的主要增長地區。」他的這篇貼文是在回應一篇慶賀Model Y在馬來西亞首次交車的用戶的貼文。特斯拉在馬來西亞也銷售Model 3。 馬來西亞政府已於去年核發給特斯拉汽車銷售牌照,並表示特斯拉將在大馬境內建立充電站網。 特斯拉同時也在與東南亞其他國家商談擴大業務,包括東南亞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出口國泰國。泰國政府一位官員本月稍早表示,特斯拉在2023年底勘查了一處地點後,已討論了...


大陸財政部公布,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中央財政補貼人民幣64.4億元(約合新台幣290億元),加上地方補貼人民幣47.5億元,合計補貼人民幣111.9億元(約新台幣503億元)。 (新華社)

陸汽車舊換新祭500億補貼 比亞迪、蔚來等響應

2024/06/04

大陸財政部公布,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中央財政補貼人民幣64.4億元(約合新台幣290億元),加上地方補貼人民幣47.5億元,合計補貼人民幣111.9億元(約新台幣503億元)。這也是目前大陸刺激消費中的最大筆補貼資金,且補貼新能源車高於燃油車,將加速新能源車取代燃油車。 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按中央及地方政府六比四的資金比率出資,依照商務部、財政部等七部門日前公布的細則顯示,今年4月26日至12月31日期間,對個人消費者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或報廢2018年4月30日之前的新能源乘用車,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人民幣1萬元,購買2.0升排氣量以下燃油乘用車補貼人民幣7,000元。 而在企業端方面,已有多家車企積極回應,比亞迪、蔚來汽車、長安汽車等紛紛推出以舊換新活動。例如,比亞迪針對旗下王朝系列各車型推出置換補貼最高人民幣1.8萬元的優惠政策;蔚來汽車宣布推出人民...


比亞迪5月銷量33萬輛年增38%。圖為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的秦L新車型。(新華社)

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增38% 小鵬、理想、賽力斯也亮眼

2024/06/03

大陸車企陸續公布5月新能源車交付量,其中汽車巨頭比亞迪昨(2)日發布公告顯示,5月新能源車銷量為33.18萬輛,年增38.1%。而蔚來汽車5月交付20,544輛,刷新月交付紀錄,年增233.8%。備受矚目的小米SU7在5月交付量為8,646輛。顯示大陸電動車企在5月交出好成績。 比亞迪指出,今年前五個月新能源車銷量達127.13萬輛,年增26.8%。具體來看,5月純電車14.6萬輛、混動18.4萬輛,當月出口3萬7,499輛。其中秦系列5月銷量5.7萬輛為榜首。 為了保交付,小米董事長雷軍表示, 小米SU7累計鎖單量達8.8萬輛,6月將開啟雙班制生產,確保單月交付1萬輛,今年保底交付10萬輛,全力衝刺12萬輛。小米昨日宣布,為加速訂單與生產匹配效率,5日起將大定鎖單猶豫期,從七天縮短至三天。 小鵬汽車5月交付新車10,146輛,年增35%,月增8%;理想汽車5月交付新車...


不少公車業者坦言,車廠缺乏選擇、也無法購買柴油車,最終造成的是公車業者的重擔。示意圖。圖/北市公運處提供

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 業者:車廠選擇少成重擔

2024/06/03

面對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然而,符合申請汰換資格的電動車廠僅有2間,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表示,政府要扶植電動車廠,但是現在選擇車廠過少,現行也不得再購買柴油車,最終造成的是公車業者的重擔。 據了解,目前電動車價為每輛950萬元到1200萬元間,而低地板的柴油公車,每輛為400到500萬,缺乏補助情況下,業者自行汰換成電動車的成本過高,相對來說是一大挑戰。 李建文說,明年正值公司的油車汰舊換新高峰,初估一年約有100到200輛替換,若以100輛推算,至少得花上7億元,然而,現行能夠申請補助的車廠卻僅有2間,說真的未必合用。 他說,每個縣市的地理環境、路線都不同,光是油車也得配合路型購買不同車種,以台北市為例,如果是站外調度一整天往外跑的車種,就不能買快充型;如果停車數量有限者、長距離路線,就會需要慢充型。 他說,中央開放能申請的電動車廠,正好是快充型和慢充型...


電動車廠比亞迪(BYD)。 路透

陸車廠打價格戰、全球需求趨緩 電動車市況停看聽

2024/06/03

電動車廠比亞迪(BYD)發動價格戰,中國大陸品牌車廠跟進,歐美日電動車品牌車廠備感壓力,純電動車削價搶市占,也受油電混合車蠶食威脅,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不過法人評估,今年電動車需求仍趨緩,競爭中景氣市況仍未明朗。 中國大陸品牌車廠比亞迪在農曆春節假期後,發動建議售價(MSRP)砍價20%幅度的銷售策略,牽動其他大陸電動車品牌紛紛跟進,陸媒報導,包括上汽通用五菱、長安汽車、合眾汽車、吉利汽車、北京現代汽車、哪吒汽車等,陸續加入降價競爭戰局。 產業人士指出,價格是電動車廠能否擴大市占率的重要關鍵,中國大陸是全球電動車銷售規模最大的市場,加上大陸具備包括電池等關鍵零配件的完整電動車產業供應鏈,經濟規模效應大,大陸電動車品牌車廠得以發動價格戰,這也讓其他歐美日電動車品牌車廠備感壓力。 本土投顧法人引述數據統計,去年全球最暢銷20款電動車中,16款屬於大陸車型,2款是特斯拉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