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3月新車掛牌逾4萬輛優預期 納智捷n7累計交付500輛

2024/04/02

根據統計資料,今年3月台灣新車掛牌數4萬1313輛,月增57.3%,較原先預期的3.5萬輛成長。鴻華先進攜手裕隆推出納智捷(LUXGEN)品牌電動車n7,陸續大量交車,在3月共交付416輛新車,今年前3月累積已達500輛。 展望4月,汽車龍頭和泰車預估,市場景氣持穩,加上進口車來車量持續穩健,預估4月新車掛牌數約3.7萬輛,較去年同期3.8萬輛下滑約3%。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3月台灣新車掛牌4萬1313輛,高於原先預期的3.5萬輛,較2月2萬6267輛成長57.3%,比去年同期4萬4161輛減少6.4%。 根據統計,和泰車旗下TOYOTA與LEXUS品牌3月合計登錄1萬2389輛,市占率30%,較2月9442輛成長31.2%,其中TOYOTA單一品牌3月登錄9825輛,單一品牌市占率為23.8%。 3月進口車登錄數2萬379輛,市占率49.3%,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發布3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47.9%,較上月回跌0.2個百分點,連續13個月緊縮。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3月製造業PMI微跌 中經院:未來六個月展望2022年4月以來最快擴張

2024/04/02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發布3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47.9%,較上月回跌0.2個百分點,連續13個月緊縮,但未來六個月展望連續兩個月大幅上揚,3月指數攀升再升至56.4%,為2022年4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但產業有別。中經院副院長陳信宏表示,目前PMI走向穩健,但對未來展望產業有別,電子暨光學產業,以及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對未來展望最為樂觀。 台灣永續供應協會理事長賴樹鑫解讀,製造業雖然PMI總指數微跌,但對未來六個月展望2月已上升很多,3月又持續上升2.4%,且從分項指標表現來看,可以確認製造業已走出過去低迷狀況,但需要等全球主要消費市場需求大量釋出,才能帶動台灣製造業增加生產,邁向復甦的榮景。 2024年3月經季節調整後製PMI連續13個月緊縮,指數微跌0.2個百分點至47.9%。第一季部分廠商開始回補關鍵物料,交貨時間與存貨未再重跌,加上2023年Q3以來消費...


台經院發布2月製造業景氣燈號由代表景氣持平的綠燈轉為代表低迷的黃藍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月製造業景氣 降至黃藍燈

2024/04/02

台經院昨(29)日發布2月製造業景氣燈號由代表景氣持平的綠燈轉為代表低迷的黃藍燈。不過,若排除春節干擾因素,1~2月燈號則維持在景氣持平的綠燈,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國內製造業表現已較去年明顯改善,但各產業的復甦力道仍有落差。 台經院指出,2月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1月的15.84分,減少4.02分至2月的11.82分,若排除春節干擾因素,1~2月平均信號值為13.83分,較2023年同期增加3.52分。 台經院表示,雖然美歐、日本及大陸等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仍低於榮枯線之下,加上2月表現較前月略為遜色,顯示全球製造業景氣雖有改善但仍未脫離緊縮。國內製造業方面,雖然仍受惠於AI及快速運算等新興科技需求增加,惟2月適逢春節長假,工作天數減少,進口、外銷訂單及生產指數等年增率出現由正轉負, 出口年增率縮小,影響原物料投入及需求面指標表現。就細部產業觀察,台經院指出,在化學材料方面...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數據,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8,時隔五個月重新站上50榮枯線,高於市場預期。( 新華社)

陸製造業 PMI 重返擴張 專家:需求不足問題仍突出

2024/04/01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31)日公布數據顯示,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8,時隔五個月重新站上50榮枯線,高於市場預期。專家分析,隨利多政策落實,加上春節後復工復產,在技術進步和消費回暖兩大推手下,製造業出現較快回升,但整體而言,需求不足問題仍突出,貿易保護主義也可能持續帶來壓力。 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3月製造業PMI為50.8,較2月上升1.7,製造業重回擴張趨勢,且在調查的21個產業中,有15個處於擴張,比2月增加十個。 分類項目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也均升至擴張區間。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說,春節後製造業強勁回升,技術進步和消費回暖是兩大推手,「更新換新」(設備更新及消費品汰舊換新)政策將推動製造業強勁增長;中國物流資訊中心專家文韜提出四點原因,包括宏觀政策逐步落實到位、企業信心進一步上升、大陸對外開放...


中華經濟研究院明(1)日將發布2024年3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路透

3月 PMI 看升 仍在緊縮區間

2024/03/31

中華經濟研究院明(1)日將發布2024年3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於多項景氣數據報佳音,預期指數可望持續回升,只是目前全球景氣復甦力道和緩,3月PMI仍可能持續緊縮。 中經院表示,2月農曆年假期工作天數較1月大幅下降,原本預期2月PMI會降一些,沒想到反而是往上調0.1至48.1,雖連續12個月緊縮,但顯示景氣復甦動力是有的。 至於3月PMI指數能否再度回升,並且挑戰翻轉為擴張?「持續性訂單」是關鍵重點。不過,中經院表示,春燕是可以期待,預期在今年下半年,或第2季末、第3季會有更好的表現。 此外,「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標,也是另一觀察重點。中經院指出,2月該項指標指數已呈現2022年5月以來,暌違21個月來的首次擴張,對此,中經院形容當前經濟情勢「長夜將盡、黎明將至」。 中經院指出,在經歷前幾年庫存去化的長夜後,從2023年第3季以來,消費性電子、半...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分析,自2023年下半年起,AI伺服器及高階晶片撐住國內工業生產表現。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前二月製造業生產翻紅 經部預測本月持續走揚、逐季愈來愈好

2024/03/26

經濟部昨(25)日公布今年前二月工業累計平均生產指數85.01,年增7.24%;前二月製造業生產指數84.64,年增7.47%。排除春節因素來看,製造業生產正式結束自2022年6月來史上最長黑,轉為正成長。 經濟部預測3月製造業生產將為正成長,估年增1.5%至6%,且逐季愈來愈好,傳統產業有望同步回溫;第1季製造業生產指數估年增5.3%至6.9%。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分析,自2023年下半年起,AI伺服器及高階晶片撐住國內工業生產表現,而近期美國經濟表現比預期好,國際經濟預測機構接連上修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值,有機會趕上2023年水準,有望帶動長期低迷的傳統產業之生產。 經濟部表示,因農曆春節落點不同,今年2月工業生產指數78.48,製造業生產指數77.96,分別年減1.1%、1.2%。即便有春節干擾,因AI商機帶動,2月電子零組件業生產年增9.8%,其中積...


製造業示意圖。 路透

終結史上最長黑!製造業生產將逐月、逐季成長 傳產景氣有望回溫

2024/03/26

經濟部25日表示,今年前2月工業生產累計平均指數85.01,年增7.24%;其中今年前2月製造業生產累計平均指數84.64,年增7.47%。經濟部認為,製造業生產已正式結束自2022年6月以來史上最長黑走勢,終於轉為正成長。經濟部並預測,3月製造業生產將為正成長,且逐季愈來愈好,傳統產業有望同步回溫。 經濟部預測3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將年增1.5%至6%;預估第1季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5.3%至6.9%。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分析,自2023年下半年起,AI伺服器及高階晶片撐住國內工業生產表現,而近期美國經濟表現比預期好,國際經濟預測機構接連上修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值,有機會趕上2023年水準,這波全球景氣回溫有望帶動長期低迷的傳統產業之生產。 經濟部表示,因農曆春節落點不同,2024年2月工業生產指數78.48,製造業生產指數77.96,雙雙分別年減1.1%、年減...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AI需求挹注機械零件出貨 前2月批發業營收同期次高

2024/03/26

經濟部今天公布2月批發業營收翻黑、年減4.2%,但表現仍優於預期,主因為AI人工智慧需求,挹注機械器具等零組件出貨動能,推升前2月批發業營收達新台幣1兆9383億元,創歷年同期次高紀錄,經濟部估批發業首季將恢復正成長。 經濟部今天公布今年2月批發業營業額8252億元,年減4.2%,主因農曆春節落點差異,工作天數較去年同期少,但受惠新興應用需求續旺,抵銷部分減幅。 累計前2月批發業營業額為1兆938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9.1%,其中機械器具批發業受惠AI、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擴增,挹注相關零組件出貨動能,前2月營收為8656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20.3%。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前2月批發業表現優於預期,主因為AI商機挹注,預估3月、第1季批發業營收將恢復正成長。 經濟部表示,前2月食品、飲料及菸草批發業營收達2117億元,同樣創下同期新高,...


知名的特斯拉多頭-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瓊納斯已調降特斯拉股價的目標價,理由是電動車市場供應過剩。美聯社

電動車實在太多了…這位知名特斯拉多頭分析師調降目標價

2024/03/26

在特斯拉(Tesla)本周將公布上季財報前夕,知名的特斯拉多頭-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瓊納斯(Adam Jonas)已調降特斯拉股價的目標價,理由是電動車市場供應過剩,「全球電動車動能停滯」,「我們預測特斯拉2024年的銷量與利潤展望將審慎」。 瓊納斯調降特斯拉股價目標價至345美元,低於原先的380美元,但維持買進評級不變。特斯拉股價22日收盤跌1.6%至208.80美元,盤後續挫0.4%。 特斯拉預定24日美股盤後公布去年第4季財報,FactSet數據顯示,華爾街預期上季每股盈餘(EPS)為73美分,今年全年預估為3.71美元,瓊納斯則調降特斯拉今年的EPS預估,從2.41美元降至1.98美元,為華爾街分析師最低。 美國、歐洲及中國大陸上季電池電動車銷量成長約30%至210萬輛,全年也約增加三成至670萬輛左右,兩者銷售都創新高,但供應也增加,引發電動車價格戰。 A...


豐田董事長豐田章男(見圖)表示,電動車市占率未來最高將不超過三成,「多方發展」才能顧全企業、消費者和環境。 路透

豐田:電動車全球市占率未來最高僅三成

2024/03/26

豐田汽車(Toyota)董事長豐田章男(Akio Toyoda)對外宣稱,電動車未來的全球市占率,最高僅能達到三成,其餘將由油電車、氫燃料電池車和燃油車組成。 豐田章男23日表示,全球有十億人口無電可用,不該為了製造昂貴的電動車而限制人們移動的方式和能力,「做決定的應該是消費者,不是法規或政治」。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預測,2040年前油電車將達全球新車銷售的75%,並占使用中車輛的44%。豐田社長佐藤恒治(Koji Sato)也在去年承諾,2026年前每年將出售150萬輛電動車,並在2030年前達到每年350萬的銷量。 然而,身為全球最大車廠,豐田反駁外界對其朝電動車轉型的步調落後同業的批評,稱其開創性的油電混和動力車、氫燃料科技和全面性的經營模式,是能同時顧全企業、消費者和環境的最佳策略。 豐田董事長多年來引以為傲的「多方發展」(multi-pathwa...